类似于这样的,从画面分析,肯定不是为了完成所谓复耕任务,可能是属于被拆除的违法占地。对拆除的违法占地,如果占用的是耕地,应进行复耕,恢复种植条件。
从2020年7月3日以来,各地按照国家要求,一直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,在农村大力宣传 “八不准”( 点开链接),对新增问题实行零容忍,发现一起,严查一起。
从2021年9月1日施行的新《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 (点开链接),大幅提高了罚款标准。比如按顶格处罚,如果违法占用10亩耕地,罚款最高可达600多万元。有人说: 你想倾家荡产吗?那就违法用地吧!(点开链接)
所以,今后一定要坚持依法依规用地,在用地问题上,不能太任性,也不能心存侥幸。这个没商量,拆就拆了,而且要坚决拆除,还得复耕到位。
1、重要提醒:想在村里拿地上个项目盖个厂子,风险很高,不能无知胆大了
2、重要提醒:2022年农村旧房翻新、翻建有新规定,小心惹出大麻烦!
3、重要提醒:农村建房,不仅地要合法,还应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
02
毁树还田问题
过去提倡退耕还林,现在有的地方要求退林还耕,在网上平台可刷到不少这类反映毁树还田的短视频。
先说永久基本农田。《土地管理法》第三十七条、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》第十七条都有规定: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。那种了怎么办呢?此前没有处罚规定,去年新修订的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增加了处罚条款。
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第五十一条:违反《土地管理法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,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或者挖塘养鱼的,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;逾期不改正的,按占用面积处耕地开垦费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;破坏种植条件的,依照《土地管理法》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处罚。
再说一般耕地。原来在一般耕地上是可以种树的,但现在不能随便种树了,而且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。
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第十二条: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,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、草地、园地等其他农用地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将耕地转为林地、草地、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,应当优先使用难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。
简单说: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,严格禁止,违者处罚;对在一般耕地上种树,严格控制,需要审批,还得落实耕地进出平衡。
有人问:那原来在永久基本农田或者一般耕地上种的树怎么办?
今年全国“两会”上,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:这些年来不可否认,有好些地方耕地搞了林地、园地、草地,还有一些种了其他经济作物,按要求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要逐步回归到种粮食,各地在把控这个问题的时候,不能搞一刀切,简单粗暴把之前农民种的其他东西砍了,要合理合情、实事求是,制定一个逐步回归的时间表,把握好进程。
1、现在不让在耕地上种树了,为什么呢?
2、“双平衡”政策下,未利用地成了“香饽饽”,园地面临被迫“改嫁”
3、园地变耕地,会成为落实“进出平衡”的主要途径吗?
03
虚假整改问题
类似这样的,明显是为了躲避卫星“天眼”,用这种糊弄人的办法,应对土地卫片执法检查,属于典型的弄虚作假,性质恶劣。说荒唐,不过分。
对这类涉及虚假整改问题,发现后会受到严肃处理,上级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绝不会手软。
1、别侥幸,违法占地躲不了,卫片执法是咋整的?有什么新的政策要求?
2、“一张图”读懂2022年卫片执法工作要点
04
开山造田问题
对这种开山造田现象,网友发出疑问。
我们的耕地缺到这个程度了吗?需要把整片山打造成梯田?没有水的梯田怎么种地?
这些新造的梯田能种出来什么粮食呢?
造梯田的机械化程度不高,种这些地要花多少人力物力?要种多少庄稼才能赚回改造梯田的工程款?
对如何开发未利用地,《土地管理法》有明确规定。
第三十九条: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,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,开发未利用的土地;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,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。
第四十条:开垦未利用的土地,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,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可开垦的区域内,经依法批准后进行。
有的地方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,还有具体要求:比如禁止开垦严重沙化土地,禁止违规毁林开垦耕地,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内、25 度以上陡坡、不稳定耕地区域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区域开垦耕地。(点开链接:河北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阴阳师鸟姐鸟妹哪个好赌球必备知识之足球盘口术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