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非常好理解,在木杆上挖洞,和在矛首里边留一个洞,哪个容易?显然铍在生产上拥有高产优势。然而铍首为什么会被加长到如同短剑一般呢?这是因为铍的“以铤承柲”固定方式,不是很牢固,如果断了,正好可以拿着铍首当短剑砍人。铍的大兴最先是在战国时代。长平之战后,赵国死者四十余万,元气大伤,兵器也大量丢失损耗,所以快速大量生产铍来补充。
青铜铍
战国时代步兵战术快速发展,长平之战展示出秦军步兵方阵作战的巨大威力。这也是赵国大量制造刺兵——“铍”的重要原因。
长平之战,可以看到图上战车兵使用的是长戈
虽然铍首加长到30厘米以上之后,造价还要高于一般的矛,但毕竟可以快速生产,对于危急存亡关头的赵国来说,钱不是问题。铍在赵国大行之后,很快推广到燕、韩等国,最后却让秦国后来居上。
秦铍比起关东铍,多了一个细小的镡,近似于剑格。后来,秦铍演化为兴盛于秦汉的十字长铩。这个格不仅能够强化结合处的固定,一旦铍的木柄折断了,拿来当短剑砍人时,有了护手也会好用很多。
右为秦俑坑出土的铍复原,可以看到细小的镡
秦人既擅长方阵作战,也擅长“散而自战”的小队灵活作战。
古罗马人凭借短剑砍翻了马其顿方阵,秦人拿着有镡的铍首当短剑,自然也是如虎添翼。于是,赵国的创新,反而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,真是造化弄人。
到了汉代,武器制造人员充足,铍首重、又容易折断的铍,使用频率渐渐变低。三国以来,超长矛(包括步矟和马槊)的广泛使用,以及扁平铍的破甲效果不如后来的多棱尖叶状长矛,这才是铍及其演化出的铩被逐步淘汰的关键原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《守望先锋》升级系统2.0:炫耀你的英雄资历!浅谈显示技术中帧、帧数、帧率、 FPS 间有何区别